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情况的通报》,以清单形式通报了61项典型经验做法,凉山彝族自治州以“法治+自治+德治”的方式破解高价彩礼问题获全国经验推广。
记者获悉,《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州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专班体系,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治理新模式,通过推广“积分超市”、“一约、三会、三项制度”等典型做法,推进移风易俗“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三治融合”夯实城乡“善治”基础。
以“法治”夯本固基。重点关注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人居环境、文明用餐等难点问题,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为准绳,进一步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先后制定出台《凉山州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总体方案》《凉山州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导则》等制度,明确婚嫁彩礼最高标准,对随礼礼金、宴席标准、接送亲规模等提出明确限高。
以“自治”激发活力。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创新基层自治措施,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居)民议事会等基层自治性组织中来,大力推广“红黑榜”、“积分超市”等典型做法,拓展“码上举报”二维码平台和“举报电话”两个专线的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2022年以来,全州共设立“红黑榜”4694个,其中红榜上榜3527户,黑榜上榜1167户,共建积分超市95个,兑换奖励资金90.165万元,累计处理移风易俗“码上举报”平台举报线索242件,其中有效举报122件,兑现奖励金71500元。
以“德治”培树新风。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以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人带动周围人,积极推进移风易俗“百千万”示范创建。2022年,创建移风易俗示范乡镇108个、移风易俗示范村(社区)456个、移风易俗示范农户8613户,组织评选出凉山州“好家规家训”20条、“好家风故事”30个、“移风易俗先进典型”20个、“文明(五好)家庭”100户,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巡讲巡展、彝汉双语文艺表演、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宣传宣讲、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明评比等群众易于参加的文明实践活动1669场次,以移风易俗的实际成效,营造出健康文明浓厚氛围。